Weilin K.
  • Home
  • 後設認知
  • 華語教學
  • 美國留學
  • 書評
  • 旅遊
  • 關於我
Sign in Subscribe
熱門文章

撰寫美國研究所SOP的三種層次

  • Willy Gao

Willy Gao

17 Dec 2024 • 7 min read

This post is for paying subscribers only

Subscribe now

Already have an account? Sign in

華語教學現場札記

這裡紀錄和學生互動的教學情景,不定期更新。 【巧合】 最近輔導課來了兩位學生, 上著上著,就談到了家鄉的話題。 其中一位學生說她來自美國的Georgia State,另一位來自美國的Seattle。   剛好這兩個地方都待過一些時日。 --2025/7/29 有一次上課時,教「馬路」這個生詞,我問學生:「紅燈的時候,如果沒有人,你們會過馬路嗎?」 許多學生會心一笑。 後來,有位住在紐約的學生說,在紐約,紅燈時可以過馬路。 這就有趣了,如果是這樣,那紅綠燈的存在到底是為了什麼呢?🤭 --2025/7/19 有一次華語課的時候,教到了「麵包」這個生詞,我問學生:「你們覺得麵包還是愛情重要?」有一位學生回答:「愛情重要,麵包更重要,因為可以買愛情。」真是簡單又深刻的回答。 --2025/7/12 有一次上課的時候,我問學生:「你們覺得 AI
17 Jul 2025 1 min read

倒影中的自己:遊鏡子湖

在今年五月回台灣之前,我和幾位來自台灣的朋友一起去了華盛頓州的 Mirror Lake。這個地方雖然不是華盛頓州熱門的景點,但卻是我這一年中印象最深刻的一個。也許正因為它不像觀光景點那般喧鬧,我才能在那裡真正放慢腳步,感受自然的呼吸。 一、柳暗花明之感 前往湖的路也很特別——不是直直走就能抵達的那種山徑,而是需要繞路、甚至帶點崎嶇的過程。入口並不明顯,有一段還得走過倒下的樹幹,穿越仍未融化的積雪。那天明明是五月,卻仍有大片白雪覆蓋在地面上。 途中有一幕讓我記憶特別深刻,我沒注意有些腳底下的雪其實很薄,一腳踩下去竟踩了個空,差點滑倒。原來看起來結實的雪面,底下可能藏著枯木或空洞。走在這樣的路上,真的要格外小心,也提醒我,這片山林雖然安靜,卻保有它的野性與不可預測。 一路翻山越嶺,走過倒木與雪地,這裡不像是那種「輕鬆好拍」的景點,更像是一個需要你投入心力去親近、去理解的空間。但也正因如此,當我們終於抵達湖邊,看見那片 Mirror Lake 時,有一種「值得了」的感動。 二、世界是心靈的一面鏡子 讓我特別感動的,
13 Jul 2025 3 min read

給讀者的一封信:未來的方向

最近,我開始覺察到一件事:我似乎一直在扮演某個角色——一個喜歡付出的人,一個「好老師」、「好人」的形象。我以為只要持續給予、展現價值,就能維繫連結、留住關注與信任。 但我漸漸發現,這樣的付出,有時並不是出於真正的我,而是源自對失去連結與意義的焦慮。這讓我不得不停下來問自己:如果不是為了扮演某個角色,我想說什麼?我想怎麼活?我真正的聲音在哪裡? 接下來,我會更誠實地面對自己,也會逐步調整這個網站空間的方向。或許不再只是你們熟悉的「教學型、分享型內容」,而是更多來自我內在轉化、掙扎與沉澱的真實紀錄。 我逐漸明白,我的強項並不在於教學文或經驗分享文,因為這些訊息你也可以從其他網站找到,我的強項在於內在的深度。我所說的「深度」,不是堆砌專有名詞、寫出難以理解的艱澀文章。我的語言一直是白話的,真正想帶出的,是那些「看不見卻一直在」的東西——融合過往生命經驗的洞察、對世界運作邏輯的誠實摸索。 這些文字不是情緒的發洩,也不是立場的宣示。我只是想安靜地、誠實地,紀錄我正在經歷的轉化與思考。它可能模糊,
18 May 2025 2 min read
Weilin K. © 2025
  • Sign up
Powered by Ghost